
歷史里程碑
我哋謙虛地作為合作伙伴,開創社區參與嘅努力促進社會各個方面對豎琴嘅瞭解同欣賞。
2006年
開創首屆香港豎琴節
為香港社會服務理事會同福音路德教會社會服務籌集資金,以啟動香港首个針對老年人嘅音樂治療項目。

南華早報 2007 年 4 月對 HarpFest 2006 受益者的新聞報導

我們的香港首屆豎琴節組織團隊包括香港豎琴家Ann Huang, Barabara Sze, Amy Tam, Helen Tsoi, 和 Angela Yau。活動還邀請了來自韓國的嘉賓表演Jung Kwak和來自上海的Yu Ying Chen。
南華早報 2006 年 4 月
2007年
第二屆香港豎琴節
為無國界醫生組織籌集資金
在活動期間的熱情支援下,我們的聯合創始人通過音樂節建立聯繫,決定通過成立一個名為 Friends of the Harp Ltd 的註冊慈善機構來進一步努力。
該慈善機構體現了作為一個社區為有意義的事業團結起來的願望。

明報 2007 年 3 月

2008
香港設立首個豎琴獎學金
繼與 Shannon Chieh (中央)Jung Kwak (韓國) 和 Katryna Tan (中央) 一起舉辦首屆亞洲豎琴節後
活動還邀請了來自臺灣的表演嘉賓 – Shy Hsin Chen, Meng-Lu Chiu, Fan – Fen Tai, Ann Yeung (美國)、 I-Sis Trio (新加坡)、 Si-Bei Weng(上海)、 Teresa Suen 和 Amy Tam (香港),以及演講者 Barbara Tse 和 Dan Yu(香港),以及特邀嘉賓 Kumiko Inoue (日本)和已故的 Carrol McLaughlin (美國)。第三屆香港豎琴節共用相同的節目
Lisa Living 雜誌 2010 年 10 月

聰穎家長 2010 年 11 月
2010年
在亞洲舉辦首場豎琴演出
在海港城舉行的第四屆香港豎琴節上。演出由 Jung Kwak (韓國) 指揮。
大約在這個時候,我們啟動了定期的豎琴外展計劃,我們的獎學金生參加了該計劃。[最近,我們主要依靠其他志願學生、教師和豎琴練習者的支持來擴大我們的工作範圍]


來自耀能協會庇護工廠(屯門)的感謝卡

2011 - 2013 年
引入香港第一代本地豎琴技師
在民政事務總署的社企計劃下,推行香港首個本地豎琴技師培訓。 培訓內容包括在義大利的一家豎琴工廠進行實踐練習,並邀請了來自美國的領先豎琴製造商來香港擔任導師。
在此期間,還設立了青年豎琴家海外獎學基金
星島日報 2013 年 11 月
2014
第五屆香港豎琴節
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辦香港首個豎琴展覽及首屆非政府機構合作的豎琴品鑒帳篷。
在同一時期,開始支援香港耀能協會中心(馬鞍山和屯門)由非政府組織領導的音樂康復工作





課前豎琴品鑒會 @ 耀能協宿舍(屯門)。一名志願者在那裡無償提供了為期一年的集體豎琴課程

2016
為豎琴教師引入首次同行學習和實踐分享研討會
研討會由 Maria Luisa Rayan(美國) 主持
照片顯示了我們約旦辦公室的慈善機構布告欄,這是我們在 2017 年過渡到虛擬運營之前的最後一個實體地點。 自慈善機構成立 11 周年以來,我們已經能夠開展更精簡、更網路化的運營,我們所有的豎琴都由非政府組織合作夥伴或我們的志願教師的工作室提供
2024 HK HarpFest (2.0)
We were delighted to successfully relaunch the Hong Kong Harp Festival. Heartfelt thanks to our dedicated organizing team, SAR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nd the wonderful participa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including over 900 NGO volunteers, supportive stakeholders, school communities, and the thousands of audience members, many experiencing their very first harp performances. Together, you made this celebration an overwhelming success.





.jpg)



